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传承发扬“铁人”宝贵精神财富 新时期先进大庆石油人群像素描

东北网   2019-08-19 08:59

[摘要] 传承发扬“铁人”宝贵精神财富 新时期先进大庆石油人群像素描

东北网8月16日讯(李婧宇记者郎艾迪)2019年,大庆油田站在了发展的新方位:身后是大庆石油人的艰苦创业的奋斗历史,前方是建设百年油田的恢弘蓝图。

60年,大庆油田因油而兴,因人而旺,因这片土地上的石油儿女们前赴后继、不断奋斗而长盛不衰。

从铁人王进喜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新时期铁人”李新民,从科技兴油的领路人到开拓海外市场的闯将,从敢打硬仗的铁人队伍到春风化雨的党支部书记,从技术创新的劳动模范到在岗拼搏的一线工人……

历史证明,大庆油田具有培育英雄的土壤。

他们,见证也书写着油田发展的足迹;他们的名字被记载在油田历史的功勋册里,熠熠生辉;他们,是奋斗在路上的大庆石油人。

为梦前行,不知疲惫。大庆石油人一直奋斗在科技兴油的路上,书写了一部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科技进步史。

60年,大庆油田源源不断地为共和国大动脉输送工业血液,累计生产原油23.7亿吨,缔造了一段举世瞩目的工业传奇。

科技,一直是这段传奇的强大推力,科研人员,一直是这段传奇的力量之源。

如果你亲眼见过他们,就会相信:原来真的有一些人,为油而生。

如今,82岁高龄的王启民退而不休,依然每天按时上班,坚持对科研进行指导。奉献油田近60年,倾注心血和年华,王启民说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怎么开发好大庆油田。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还是“毛头小伙子”的王启民就有“敢笑天下流”的胆识和魄力,用“非均质”理论打响了超越国外权威的枪,闯出了“中国式注水开发”石油的新路,让大庆油田在1976年次攀上年产5000万吨的高峰;80年代,他带领团队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突破薄差油层禁区,变废为宝;1995年底,由他主导的“稳油控水”战略获得巨大成功,该成果于1996年再次问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先后主持完成10余项油田开发重大现场试验、40余项科研课题,王启民步步为营,逐个击破了大庆油田高产稳产的一个个“拦路虎”,创造出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石油开发理论和技术,也踏出了坚实的人生轨迹。

仿佛大庆油田的科研人员都有这么一种特质:敢挑战外国权威,勇立潮头。和王启民一样,勇于向不可能发起挑战的,还有和对表面活性剂“情有独钟”的伍晓林。

199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伍晓林,放弃了到宝洁公司发展的机会,只身来到了大庆油田,为油田急需的表面活性剂技术而来。

当时油田用的表面活性剂都依赖国外进口,“不能自主研发”,像卡在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脖子上的枷锁。

2000年,三元复合驱攻关组正式成立,伍晓林带着十几个人开始了表活剂的攻关之路。近20年,从国外进口到国产化,从强碱到弱碱,从多组分到单一组分,从小规模试验到规模化生产,伍晓林一直勇攀世界三采技术制高点,为表面活性剂规模化工业生产和三元复合驱的工业化推广,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大庆油田崇尚科技。在“80后”王启民和三采技术的“领军人”伍晓林这样的科研“大拿”的引领和带动下,更多的科研人员向油田开发“蓝海”的进军,捷报频传。

“三超”创客孙刚,首创采收率提高值与不同参数的函数关系式,成为聚驱史上里程碑式的跨越;“三超”先锋裴明波,搞清了天然气气藏宏观分布规律,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1000亿立方米,首次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形成火山岩体控建模叠前反演技术;油海“探路者”朱炎,建立不同类型储层的配套描述方法,深化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剩余油描述技术、井震结合构造砂体精细描述技术……

油田科技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推动了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也高擎起大庆油田的美好未来。

石油之魂,血脉承袭。大庆石油人一直奋斗在学习践行铁人精神的路上,他们有着融入血脉的“铁人式”品质和奋发向上的动力追求。

铁人精神,根脉相承,已经成为注入大庆油田每一支队伍的灵魂。

岁月流逝,人员更迭,灵魂永在。

1205钻井队,这支铁人王进喜生前带过的队伍,是个进尺突破百万米和钻井突破1千口的钻井队。建队66年,他们在茫茫荒原摆战场,打好井、快打井,打出了铁人队伍永向前的豪迈气概。2017、2018年,1205队实现钻井进尺再上10万米,被钻探工程公司党委授予“新时代新钢铁”。把一个个纪录踩在脚下,1205人的目标永远直指下一座珠穆朗玛峰。

几十年前,老队长王进喜发下誓愿:“把井打到国外去!”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大庆将士们开拓海外。2006年,1205钻井队进入国际钻井市场,十几年间,转战苏丹、伊拉克钻井市场,创出多项高指标、新纪录,两次获得苏丹PDOC钻井杯。

一支队伍,两处争锋。如今,钢铁1205钻井队与DQ1205钻井队在国内和海外交相辉映,宛若深邃天幕中的“双子星”。

开疆扩土,意味着披荆斩棘、开创新路。

提供技术服务,终归是“打工”,为了能在海外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2018年,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气电公司计划要将印尼机组整体搬迁到伊拉克,建设燃机电厂。气电公司副经理隋铭带领项目部从考察、编写标书、施工、调试到投产准备工作,征战哈法亚一年有余,终于实现了大庆油田海外建电厂的梦想,在异国他乡叫响了“大庆燃机”和“大庆电力”品牌。

异国他乡,也意味着硝烟弥漫、战火纷飞。

八年前,井下作业分公司鲁迈拉修井项目部来到了在气候极端恶劣、社会环境复杂、市场竞争激烈的伊拉克鲁迈拉油田。除了要面对高温和猛烈的沙尘暴,项目部将士们还面临着当地局面的不断动荡,险境的危险。为了保障生产时效,提高日费率,项目部班子成员、平台经理靠前指挥,将士们发挥铁军作风,迎战酷热下的沙海,在油气资源占全球“半壁江山”的中东市场闯出了天地,不断刷新施工纪录,创造了“大庆井下速度”,海外扬名。

至今,“走出去”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当前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海外业务项目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4000名员工,正在向国际资源创新型企业跨越。海外将士,功不可没。

立足本地,外拓疆土,铁人传人以铮铮铁骨和拳拳之心成就了大庆油田旺盛的生命力。

深植厚培,根基稳固。大庆石油人一直奋斗在筑牢思想防线的路上,不断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内涵,让政治优势成为促进企业持久发展的法宝。

会战初期,大庆就有宁愿少建几个钻井队,也要配齐党支部的传统。

如今,油田近8000个各级党组织星罗棋布,党支部书记这个庞大的群体,在其中发挥着领头雁作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二十几万党员群众,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一线落地生根。

“工作有激情,人人是火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星火精神正以星火之微“燃”遍油田内外,造燎原之势。从星火精神的感受者,到高擎星火旗帜的带头人,应该说,浦秀双和星火一次变电所早已融为一体,共同向阳而生。

浦秀双确立了“支部一团火、书记一面旗、党员一颗星”的星火建设理念,创新开展项目化、模板化、数字化的党建“三化”管理,带领支部党员开发星火党建管理系统1.0,党建工作好,队伍业绩优,作风硬,使星火一跃成为中央企业的标杆单位,享誉。

星火,也给了浦秀双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她以实干的作风、创新的思维书写了一个支部书记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美丽风采,被评选为五一巾帼标兵称号,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个人荣誉60多项。

像浦秀双一样会做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在油田不胜枚举。

这源于大庆油田不断思考如何培养一批有担当有能力、让人信服信得过的支部书记。为了夯实党支部书记基本功,采油三厂在采油206队建成了油田一家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这里,“老书记”谈经验,“小书记”讲困惑,党支部的那些难事拿上桌面,群策群力,问题迎刃而解。

支部书记工作室“火”了,油田内外的支部书记都来参观交流。这可忙坏了206队的支部书记褚洪芳,累,但是她觉得值:“前来参观的人有收获,给我们的启发也很多。只有我们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提高了,才能让支部人心更齐,队伍更硬。”

其实,褚洪芳早就名声在外,大家都说:采油三厂“花”“芳”菲。

指的就是两个会带队伍、会做工作的女支部书记:“芳”是褚洪芳,“花”是赵凤花。

一个,是让老标杆“芳”香四溢,焕发新活力;一个,是数字化工区催开的“智慧花”。

2016年,采油201工区被确定为大庆油田老区数字化改革的试点单位,作为该作业区的“女当家人”,赵凤花柔肩担重任。要面对工区430口油水井设备的全面改造、人员调入调出、人调岗的严峻挑战,她两个月内,上百次思想交流化解职工心结,化解矛盾,用毓秀助改革攻坚,让201工区成为老区油田数字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在几千个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大庆油田各党支部坚如磐石,把看似无形的党建,转化为万众一心的磅礴的力量,推动大庆油田阔步前行。

匠心独运,矢志不渝。大庆石油人一直奋斗在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的路上,他们是“工匠”精神的演绎,甘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刘丽,采油二厂采油48队的高级技师,响当当的“油田工匠”。

35岁成为大庆油田最年轻的集团公司技能专家,43岁成为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研制的技术成果获奖123项、获国家专利13项,培训学员累计超过1.5万人(次)……

荣誉和成绩,点滴皆辛苦。

2011年,刘丽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从成立之初的2个人,到现在拥有成员394人;从生产中的小改小革,到全厂的“研产用”一体化创新创效基地。

这里“匠心”凝聚,让我们看见了无限可能。2017年,刘丽创新工作室被中华总工会命名为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和刘丽工作室一样,在大庆油田,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蓬勃生机:杨海波工作室、段福海工作室、李国龙工作室、马江涛的“小马”工作室……他们形成辐射四周的“明星效应”,让全员创新创效成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新引擎。

工程建设公司安装公司第四工程部的电焊工王召军,焊接的每一个焊道宽窄差不超过0.1毫米,低于国家焊接标准规定的误差值20倍,细节之处,堪称工艺品。2011年7月,他代表国家赴德国吕内堡参加了“嘉克杯”国际青工焊接大赛,捧回了的奖杯,赢得了“国际焊王”的称号。

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焊工职工技能大赛中,他展示“灯上断铁丝”和“水火两重天”两项绝活,更是让中外友人叹为观止。

但对于王召军来说,的期盼,是通过“言传身教”,把一身焊接本事薪火相传。

不负所望,他的徒弟王天明、臧立欢分别在2013年“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和2017年俄罗斯世界技能高技术大赛电焊组中夺冠,创造了“焊王”培养出“焊王”的辉煌。

工匠精神,就是不求个人功成名遂,只求梦想柳暗花明。

他们,让更多人相信:工人有为。

这是一呼唤奋斗者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奋斗者的时代。

奋斗路上,群星璀璨。几代大庆石油人以舍我其谁的气魄一往无前,取得大庆油田今日的辉煌成绩,为油田能源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让大庆精神历久弥新。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相信,在未来,更多的石油人将擎起中国新时代工业精神的旗帜,奋斗在石油系统的各个岗位、在各条战线,为中国经济健康快速腾飞,加油!

标签:资讯资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