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一口井 一生情 从石油工人巡井故事看精神传承

大庆网   2019-11-05 08:46

[摘要] 一口井 一生情 从石油工人巡井故事看精神传承

“磕头机”一上一下、循环往复,这是走进大庆油田看到的最明显标志。

有人说,“磕头机”身高体壮、力大无比,那是“铁人”的形象;而“磕头机”运动发出的“信号”正是“大庆油田为祖国加油”。

的确,大庆油田60年来累计为国家输送原油23.9亿吨,都源自于星罗棋布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6万多台“磕头机”的不眠不休,更离不开那些与“磕头机”日夜相伴的石油人的努力。他们长年逐井劳作,岁月苍老了容颜,不变的是对油井的承诺——“你守护着石油,我守护着你”。

一口井,一生情。60年来,从老会战到油三代,很多人从参加工作到退休离岗,都没有离开过那几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抽油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生活是多么的孤独,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整天跟油井打交道是什么感受。如果非要说图什么,大概就是爱着油田,爱着这些井。像照顾孩子一般呵护着这些钢铁伙伴,是他们最朴实的想法。

本期读本,我们随机选取了几名普通石油工人,聆听他们的巡井故事:

每天巡井2公里,40年来相当于走完了2.2个“长征”。对于桑周庆来说,井场是最熟悉也最有感情的地方,那日复一日运转的抽油机、刷着崭新油漆的管线、平整而静默的地面,还有远处苍苍茫茫的草甸子,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画,珍藏在他的记忆深处。

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干在这里。自打松辽盆地外围首口自然产能超百立方米的探井——双68井投产,这一区块就成了李季和刘鑫心心念念的地方。在远离市区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们俩班倒,一守就是一个星期。

深夜里,月光下,夜巡工踏上井排路,穿梭在油井之间。他们如夜鹰,用“夜眼”发现油井的异样,用耳朵聆听油井的“呼救”。他们在沉寂的夜里守护油井,是光影下的巡井人。

这些石油人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引以为傲的丰功伟绩,但他们有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在故事里,他们书写着在平凡岗位上的尽职尽责。在他们身上,更能看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

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对大庆油田的历史成就、历史贡献充分肯定、高度认可,这不仅是对艰苦奋斗的代创业者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几代大庆石油人前后相续持久“接力”的肯定和认可。

“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致信,给予了油田上下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就要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勇担当,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严于律己、廉洁从业”的干部员工队伍,也更需要所有员工主动投身油田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保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为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大庆力量!

标签:资讯资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